作者:Peter Hessler(何伟),原载《纽约客》,2020年10月5日
翻译:anobody
在我二度造访位于武汉市中心新华路和发展大道交叉路口处的原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时,我戴上了口罩及一付镜架松动的太阳镜。时值八月下旬,市场入口处坐着三名着黑色制服的保安。在对我查验护照和测量体温后,他们要我扫描一个二维码,以连接到一个登记系统。然而该登记系统却只接受中国的居民身份证号码,这些保安似乎拿不准该如何对待一个外国人。我递上那付太阳镜并解释说它需要修理。
最早记录到的新冠感染群发性病例就发生在华南市场。一周前我曾首次尝试进入该市场,不料引起貌似便衣警察的一名男子的注意,只好无功而返。该市场仍属敏感地点,一楼曾经病毒肆虐的那些摊位早已被建起的蓝色高墙封堵。不过市场二楼仍在营业,这也就是我此番再来要带上那付太阳镜的原因。
一名保安检查了我那副镜架松动的太阳镜。“你可以进去,” 他终于发话说,“但不许拍照。”
另一名保安则被指派伴我同行。我俩爬上一段很陡的楼梯,经过一个新漆好的招牌"和光眼镜市场"。去年12月它还叫"华南眼镜市场",与一楼的海鲜批发市场同名。
华南市场的这种组合毫无逻辑可言:楼下卖鱼鲜,楼上卖眼镜。当地人告诉我,这是大约15年前一批眼镜批发商人被这里的廉价租金吸引的缘故。自那以后鱼鲜和眼镜市场竟然和谐并存,直到去年12月的最后一天,武汉市卫健委发布公告证实了之前的一系列传言。那份公告提到科研人员正对与海鲜市场有27人感染一类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病例进行调查。不过传递出来的讯息总的调子是要安抚人心:“目前尚未发现人传人的明显证据,也无医疗人员受到感染。”
而事实上,武汉的医生们已见到有同事开始发病。在公告发布的前一天,一位名叫李文亮的眼科医生在其医学院同学微信群中发出了一系列警示。有人把李的微信讯息截屏发到了网上,当天晚上就有卫生官员将李招去问话。几天后,警方迫使李文亮签署悔过书承认自己发出警示构成"非法行为".
此时,政府已关闭了楼下的市场。一楼市场有超过一千个摊位,除了海鲜,还卖淡水鱼及肉类,还有些专卖活体野生动物。到了元旦那天,有身穿防化服的工作人员到场取样并对市场的某些部位开展消毒处理。不过楼上眼镜市场仍在营业。再过了10天政府关闭了二楼的市场;12天以后,武汉全市已处于隔离检疫状态;自那以后的两天之内,几乎所有省份都宣布了进入公共卫生一级应急响应状态。可到了这个时间节点病毒已传播到了全世界——在源头将其切断已变得不再可能。从那以后,中国政府就有关华南市场及疾病可能源头所公布的信息变得极少。